为解决全县茶叶产业产能低、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平昌县供销社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近日出台文件,要求全系统要以四川省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两个茶叶加工厂为依托,按照“三社融合”的组织方式,全面进入茶叶产业经营,打造3万亩以上有机茶鲜叶供应基地,培育供销社新型业务,提高茶农收入。
文件规定,全县供销合作社独立核算企业都是茶叶产业经营主体,都要参与茶叶产业化经营。涉茶中心基层供销社要选择辖区不低于1000亩成熟茶园试点,探索组织、经营、管理、分配有效模式,积累经验,为本社和全系统推广提供有力依据,年底推广不低于3000亩。非涉茶中心基层供销社要选择毗邻辖区不低于1000亩投产茶园,立足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创新,直接进入茶叶产业经营。直属企业参与茶叶产业不低于500亩,有条件的直属企业可以选择茶叶产区直接参与,条件不够的直属企业要采取与基层供销社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茶叶产业经营中去。
文件强调,“三社融合”要成立股份制经济实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权责对等,突出重点工作取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主要负责茶园行政依法管理、茶业资源保护、茶叶管护及采摘熟练工保障与培训、内外关系协调、实体前身遗留问题解决等工作。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主要负责茶农带产入社保障、产业经营理念教育、社员投劳组织、茶产及鲜叶资源流失管理、茶农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及纠纷调解等工作。基层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实体经济运行组织、业务手续规范建立、资产现金管理、账务结算、财务核算及公开、鲜叶及半成品市场关系对接与协调等工作。
文件要求,县供销社领导和机关职能股室要按照分工和联系企业,加大对茶叶产业经营实体建设的领导力度.要求全程参与、全线指导、全面协调,既要坚持文件规定的政治站位、原则要求、要素条件,又要保证目标任务和建设质量。要组织企业优化建设方法,坚持到蜀茶秦巴茗兰核心基地观摩学习、试点示范、有序推广等必要程序,坚持高标选点、双向选择的原则,建立真诚合作的产业经营实体,对县域产业、产业农户、合作三方负责,力求建一个成一个、能带动一方农户增收致富、能成为一个企业经济增长点,把茶叶产业经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到最大化。